推广 热搜: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牛东晓:电力系统运行模式转向源网荷储

   日期:2024-11-05     浏览:45    评论:0    
核心提示:6分钟前 11月5日,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新型储能驱动未来能源变革”分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华北电力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牛东晓在主旨演讲中表示,随着光伏发电、风电成为
6分钟前

11月5日,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新型储能驱动未来能源变革”分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华北电力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牛东晓在主旨演讲中表示,随着光伏发电、风电成为我国电力新增装机的主体,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正在快步走来。新型电力系统有两大特征:一是能够消纳高比例新能源,二是“源网荷储”精细化协同运行。

牛东晓表示,新型储能最大的应用场景在电力系统,发电侧、电网侧、负荷侧均需要。发电侧主要把储能建在电厂内,称之为自有储能、共享储能、独立储能,火电厂、光伏电厂、风电厂都在建,目的是缓解消纳压力、平滑新能源的波动性和间歇性;电网侧储能主要用于电网运行的调频调压、稳定运行;负荷侧储能除了可进行峰谷价差套利之外,还可以自发自用,降低用电成本。

据牛东晓介绍,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的储能,包括电化学储能(铅酸电池、锂电子电池、液流电池)、机械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化学类储能(氢储能等)、热(冷)储能、电磁储能(电容储能、超导储能)等。

目前,中国储能装机量全球第一。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达到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是“十三五”末装机规模的近10倍。截至2024年上半年,我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到4444万千瓦/9906万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40%。

在牛东晓看来,新型电力系统离不开储能。新型电力系统形态已经从过去“源网荷”向“源网荷储”转变,运行模式从“源随荷动”向“源网荷储”多元互动发展。通过“源网荷储”对电力系统的负荷和储能进行精密化控制可以实现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提升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和灵活性;第二,降低能源损耗及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第三,促进集中式和分布式能源消纳。

本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新型储能驱动未来能源变革”分论坛由商务部主办,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澎湃新闻承办。论坛汇聚了来自政府机构、国内外学术界、产业界的高级别代表和专家,共同探讨新型储能领域的未来发展,为全球能源的未来描绘出更加清晰的蓝图,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

原文链接:http://www.knots.cn/news/show-846651.html,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
以上就是关于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牛东晓:电力系统运行模式转向源网荷储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打赏
0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VIP套餐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