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明年重点任务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全方位扩内需”“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一系列任务如何落地生效?明年的经济发展如何破局?《新闻1+1》本期节目连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毕吉耀,带来分析解读。
△《新闻1+1》完整版(23:27)自主开放、单边开放
是我们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到要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未来在经贸规则上会做出哪些调整?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毕吉耀:所谓自主开放是在没有国际条约和对外承诺的约束条件下,单方面根据我们自身的发展需要,我们国家主动地在某些领域有计划、有节奏、有范围地有序推动扩大对外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都做了很多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自主型开放。
单边开放主要是指大国对不发达国家,单边给惠的一种做法。今年我们已经决定对所有与我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产品的进口,全部实行零关税,这彰显了大国的责任担当。主动开放和单边开放都是我们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的举措,对于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维护多边的贸易体制,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都具有非常好的示范效应。
制度型开放意味着要深化国内相关体制改革
促进对外开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到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什么是制度型开放,传递出什么样的信号?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毕吉耀:制度型开放一般是指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相融相通。规则实际上指的是规范经济活动基本的法律制度,比方说公平竞争、反垄断、市场准入等。规制更多的指的是行业监管的具体条例和法律法规。管理就是在实行这些监管过程中的行业监管、市场监管,还有执法司法等方面的措施。标准方面,除了商品服务的标准以外,今年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了,我们要在商品标准、环境标准方面加强国际合作,能够和国际标准对接、相融相通。
制度型开放意味着要深化国内相关体制机制改革,实际上是个改革的问题,通过构建我们的统一大市场,通过加快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来建立一个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来促进我们的对外开放。